洪涛为我是歌手第六季落泪,音乐综艺节
作者:Crystal
来源:道略音乐产业(ID:miresearch)
八卦开年的硝烟未散,湖南卫视官微率先发布了《歌手》的首发阵容,汪峰、JessieJ、张韶涵、李圣杰、李晓东、GAI、张天,很快这条微博就在热门广场上石沉大海,网友直呼对这个阵容十分失望,是“史上最寒酸”阵容。
的确,在如今拼卡斯、拼大牌、拼明星的老牌音乐综艺竞技中,这个阵容的确不够耀眼有吸引力。在节目录制的第一期,总导演洪涛更是直接哽咽落泪,他跟观众鞠躬道歉说:“没能请到大家心目中的歌手,尽力了”。似乎看来,这档已经走到第六季的老牌音乐节目,已经开始逐渐走向了没落。
从内地音乐综艺发展的时间线来看,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间,音乐类综艺都是传统的“草根+选秀”的梦想时代。04年横空出世的《超级女声》,后面陆续出现的《快乐男声》《我型我秀》《绝对唱响》等一系列节目,不仅是九零后的青春回忆,更是一代电视人对于选秀节目模式的长期探索,但是低俗化、过度煽情、沦于炒作等问题,也是这类节目的普遍弊病。
直到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播出,一时间万人空巷,“转椅、盲选、明星导师”等新鲜元素都成为了当年的话题热点。年《我是歌手》在湖南卫视周五黄金档播出,这档引进了韩国MBC电视台模式的节目,依靠着强大的明星阵容和精良的节目制作,又成为了国内另一档现象级节目。音乐综艺进入了“明星+竞技”的大咖时代。
经过五年的沉浮,《中国新歌声》第二季收视率爆冷,那英宣布退出导师,灿星团队遭遇危机,《我是歌手》第五季的收视率也跌破到1.4以下,虽然各大电视台不断创新新节目,但依然是有惊无喜,似乎中国观众已经失去了那种举家观看的热情,再也没有一档现象级音乐综艺出现。
可以说,音乐综艺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陷入了瓶颈期。
目前音乐综艺中存在的3个问题
笔者通过对五年来几档代表性音乐综艺节目的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共同存在的问题。
01
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原创精神。
《中国好声音》最初引进荷兰版权的时候,不仅把节目流程、演播室设置、布景灯光都完全照搬,就连导师对话的爆点都被复制过来。这样虽然保证了节目内容的水准,但是“成也模式,败也模式”,在最初前几季还能靠新奇吸引住观众,但是时间久了以后,“换汤不换药”的节目内容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从新歌声第二季遇冷就能看出,即使请来了周杰伦、陈奕迅这种大咖,没有吸引人的内容,也无法将观众留住。
并且,目前国内的跟风现象严重,一档节目类型火了以后,其他的同类型节目也蜂拥而至。就像主打悬疑元素的《蒙面唱将猜猜猜》之后的《哟滴歌神啊》《谁是大歌神》《看见你的声音》等一系列“听音识人”的节目,模式上都大同小异。缺乏原创精神,这是国内音乐综艺节目存在的普遍问题。
02
过度依赖明星,观众审美疲劳。
音乐综艺节目从草根时代进入到大咖时代之后,各大卫视就进入了“拼卡斯”“拼大牌”“拼阵容”的烧钱模式中,从跨年演唱会的明星争奇斗艳就可见一斑。音乐综艺节目逐渐从“重音乐”转变为“重综艺”,节目的娱乐性越来越强。就像《中国新歌声》里,观众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郑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dy/1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