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有什么特别的呢
同学们,愉快的暑假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美丽而快乐的学校。其他小学生也和我们一样,他们也开学了,其中有一所小学叫大青树下的小学,显得特别与众不同,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
这所小学是一所边疆小学,因为位于大青树下而得名。大青树,又叫高山榕,是一种特别高大的乔木,大多高达25至30米,相当于十层楼那么高,抗强风,抗污染,生命力极为旺盛。其树皮呈灰色,很平滑,四季常绿。树冠广阔美丽,树姿丰满壮观,是一种极好的城市绿化树种。
在这美丽壮观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里去找找吧。
首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的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段: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所小学的第一个特点是,这里的小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穿着不同的服装,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美丽无比。
我们还发现,这里的小学生们非常有礼貌,请听: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里连用三个“向”字,排列了三个相同句式的短句:“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种句式,我们称之为“排比句”。
作者运用这组排比句,把孩子们天真可爱、欢快有礼的样子给描绘的生动形象。让我们再次慢慢地读读这个排比句,用心感受一下,看是不是这样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样的排比句式,不光表达效果特别好,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像诗一样美。
在这段开头也有一组排比句:“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我们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就会感觉到,仿佛我们真的看到了从不同方向走来了许多的小学生,他们穿着各色鲜艳的服装,好漂亮、好欢快美好的早晨啊!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可他们都成为了好朋友,团结友爱,努力互助,一起在茂盛美丽的大青树下读书、学文化。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读完这两个自然段,我发现了好多很新鲜的句子,你发现了吗?
有的孩子可能会问,“新鲜”什么意思呀?
“新鲜”就是没见过的,很有趣的,与我们经常见过的事物有所不同的,这就是新鲜。凡是新鲜的东西都能够引起我们的好奇心。
下面这个句子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小学生们上课时,窗外十分安静。为什么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也停在花朵上不飞了呢?
让我猜猜看,是不是小树枝、小鸟、小蝴蝶它们,在看到小朋友们读书很认真时,也觉得很好奇,也想来听听:小朋友们究竟在读什么呢?
好像是这样的,这说明了孩子们学得可带劲儿了,正如我们班的孩子一样,都学得特别的入迷。
第二个好玩的句子在这里:“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树枝上有鸟儿,花朵上有蝴蝶,地上还有小猴子,它们都来陪小学生们读书,听老师讲课多又去哪。热爱小动物的我,也好想去大青树下的小学去上学呢。
下课后,大家可以摔跤、跳孔雀舞,还可以逗弄小松鼠。可爱的大尾巴的小松鼠在孩子们中间穿来窜去,像捉迷藏似的,小松鼠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小松鼠,这和谐亲密的画面,太热闹有趣了。
同学们,这第二、三自然段内容,主要写了小朋友们上课、下课的情景,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的活动,都让人喜欢,我感觉特别的有意思。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文末的这个省略号里,还隐藏着好多意思呢。我猜,作者可能还会说: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课间,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地摔跤,跳孔雀舞,五星红旗在风中开心地飘扬……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美丽的大青树枝繁叶茂,开满太阳花的小路上,小动物们跳跳闹闹,来来往往……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小朋友们身穿鲜艳的各色服装,认真地读书,快乐地歌唱……
同学们,你觉得作者可能还会说些什么呢?你也来猜一猜,写一写吧。
文章我们读完了,欣赏完了,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感受到了这所小学的与众不同呢?欢迎你们把自己想象的句子和读后的感受写在评论区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hb/12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