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国药准字
上下滑动
查看商品详情
发烧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对发烧的病体生理学上的机转,还有很多的地方不甚清楚。目前已知道的是内毒素,滤过性病毒、细菌、抗原抗体结合体及肾上腺皮质素等进入身体后,直接或经淋巴球的刺激,多核性白血球或单核白血球就可被激活而自血液循环中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此种物质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发烧,可通过自主神经发烧使血管收缩,或通过躯干运动系统使肌肉发生颤抖;这样一来,表皮血管收缩,体温散失减低而肌肉活动增加,热量产生提高,即形成发烧。
儿童发烧的定义
儿童的体温在36.2℃~37.5℃为正常
一般定义:口温高于37.7℃
腋温高于37.4℃
肛温高于37.8℃为发热
发烧是体内第一道“防护墙”,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加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有时发烧也不全是坏事。
儿童发烧的常见病因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儿童发烧的危害三个要点要记牢1进口红酒脱脱水发热时体温的升高,需水量比平时高10%,经皮肤蒸发的水分明显增多,高热时,往往因脱水而病情加重。机体缺乏水分时,血液循环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减少。这就使体内的代谢产物难以排出,损害机体,甚至发生酸中毒,休克,严重的缺水可使血液浓缩,本身可导致发热。血液浓缩又可产生高钠血症,会引起不可逆性脑损害。
2细胞破坏40℃以上甚至超高热时(41℃或更高时),细胞代谢紊乱而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损害人体重要器官,如心、肝、脑、肾等。而持续高热本身也可致细胞变性、坏死,所以要紧急处理,降温。
3高热惊厥儿童在高热时易出现惊厥症状,这种惊厥如果持续发作可致脑损害。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
产
品
特
点
1
操作简单,无创伤,儿童绿色退烧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退烧的首选药物,儿童乐意接受,对不能吞服药物的儿童更适合。成熟品种,易上量。
2
退热迅速、复升率低
直肠给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吸收迅速,作用快,对胃肠道、肝肾副作用小,复升率低。
3
直肠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
小儿口服给药不易灌喂,孩子在哭闹时易出现呛药、呕吐,往往影响有效剂量;注射给药,虽有它一定的优点,但不易被儿童接受,且不方便,需在一定条件和操作技巧下才能完成。直肠给药只需让孩子俯卧位,用肛门给药器将本产品按相关剂量要求注入即可。
4
直肠给药吸收快、起效快
国内外有关人员曾对片剂、胶囊、注射剂、栓剂等四种剂型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研究,结果直肠给药半小时就能起效,口服约一个小时起效。它们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基本相似,都约4小时。注射给药,吸收快,但消除也快,在体内维持血药浓度时间很短,呈直线下降。
5
比栓剂退烧更迅速
栓剂在直肠内需待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后才能被黏膜吸收,而灌肠液是水剂,可以直接被直肠粘膜吸收,很快进入大循环,达到血液浓度,因而退烧要比栓剂更迅速。
6
灌肠液,易保存
常温保存,避免了片剂容易受潮,栓剂夏天融化的缺点。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
药效学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用量: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ml)
一日用量
15
1.5
一日2-3次
20
2
25
2.5
30
3
健之坊医药控销部
--
▼ 更多精彩推荐,请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hb/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