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对说自己是只猴子的孩子,有所干预
在年幼之时,孩子对那些各种词汇、概念等,是没有任何的优劣雅俗之别的。如,当孩子听到某句辱骂之语时,那是不会有多少的辱骂之感的。他们更多是听到了一句话。
那自然地,年幼的他们,更多是在对着哪个词汇、概念等有兴趣,就会想着要将其给挂在嘴边,乃至于用那个概念、词汇等来去作为自己的称呼的。
若是遇着了不开心的时候,那这年纪的低龄儿童,还极有可能会是像机关枪那样地对着让自己不开心的人,用上自己所能知道的所有句子和词汇,而不管那些句子或词汇,是否会伤了人的。
那身为父母的父母,在平日里头,就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以让自己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尽可能是较为优雅的呢。并要循序渐进地教孩子学着来去识别语言或词汇概念的雅与俗,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说雅词的良好习惯。
?其次便是,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若是听到了某个名词概念,他们更多只是听到了那个名词概念,但未必会是真的对那名词概念所指代的实物,有所了解的。
如,在某个偶然之时,孩子若是听到了“鸡”这个名词概念,并在绘本里头有看到被画得极其可爱的鸡,那是容易有“鸡”有喜欢,而后便是极有可能会是想着要大家都喊自己为“鸡”的。
这也就是说,听着某个名词或概念有美感、有喜欢的孩子,那是极有可能会是将那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概念或名词,给当成是自己的名字,并要求他人也这么喊自己的。
那身为父母的我们,若是觉得这样的做法,无伤大雅,那我们就可以随着孩子去的。在不伤人、不害人,而孩子又能够安全无恙的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的。
但,倘若孩子在给自己取外号的同时,还给其他人取外号,如笨蛋、傻瓜等,那身为父母的我们,就要对孩子有所提醒,以让孩子学着如何来去对他人用雅称的了。不然,孩子是容易给自己惹来麻烦的。
?其三便是,倘若孩子不大了解什么是猴子,那我们就可以拿出猴子的图片,或与猴子有关的绘本,如《你变,我变,一起变》、《物种起源:画给孩子的进化论》、《猴子捞月》、《疯狂的动物:了不起的猴子》等来去帮助孩子了解猴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物种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看那里头的猴子的。这是因为,一些孩子若是知道自己与猴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种,清楚知道“猴子”这个名词概念,究竟是指代什么样的物种,那就不会说自己是猴子的了。
而倘若孩子在了解什么样的物种是猴子之后,仍旧是喜欢叫自己为“猴子”,并要求大家都喊自己“猴子”,那我们就可以给予尊重,并告诉孩子说,要不,往后,这“猴子”,就当成是你的小名,好不好。
??其四便是,倘若我们不大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大家喊她为“猴子”,而孩子又了解“猴子”这名词,究竟是指代什么物种,那我们就可以怀着好奇之心来去问孩子,以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在这时候,倘若孩子与我们的关系,是很不错的,那多半都能听到孩子的奇思妙想的,如,“我喜欢猴子的好身手”、“我想像捞月亮里头的猴子那样有主意”、“我喜欢《西游记》的孙猴子,想让自己也能像孙猴子那样有七十二变”等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时候,不管听到孩子有着怎样有趣,或多么可笑的理由,我们都不要去评判孩子,不要评论孩子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不要去告诉孩子说那孙猴子的七十二变,是被作者杜撰出来的。
这是因为,学龄前儿童就是极具想象力的,是想象奇特的,是会有很多的在我们成人看来是不可思议或不可能实现的奇思妙想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头脑是不受任何的经验限制的,他们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
?其实,在孩子年幼之时,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尽可能地给予环境和自由,以让他们能够快快乐乐地做梦,或在不伤人、不害人的基础上,让孩子能够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活自己。因为,孩子的童年,并不长。
就我而言,这么多年来,我所给予自家孩子的自由,那是有很多的。与此同时,在确保孩子安全,且是不伤人的情况下,我也是很少会给予孩子各种各样的限制和约束的。我更是陪着孩子一起去玩,像不懂事的孩子那样地玩儿。
如,我们会在雨天之后,就穿着靴子去学小猪佩奇那样地踩泥坑;像是不知脏的孩子,捡拾地面的石头,并将其给扔到河里去;允许孩子将我给画成丑八怪,并取个不那么好听的代号;同意孩子对我直呼其名,等。
这是因为,我知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倏忽而去,身为母亲的我,要尽可能地给孩子一个美好多一点、快乐多一些的童年。及至他日,成年以后的孩子,哪怕是遇着不悦,有了不顺,想起这份童年的快乐,都会心间有甜。被爱滋润过的心间有甜的孩子,容易持有力量来去穿越那人生之雾霾的。
安水如原创不易,请多尊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sy/1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