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医学史2天不生无敌盖伦,医学万古如长
如果说,在西方医学的历史上希波克拉底的地位堪比中国的孔子在儒家的地位的话,那么数百年后另一位罗马医生就可以被称作是医学界的孟子了——他就是盖伦(你们可以管他叫无敌盖伦,因为他确实挺无敌的)。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应该是这张)
盖伦出生于公元2世纪,相当于中国东汉年间。此时的中国已经形成了大一统的强大帝国,而在爱琴海沿岸,大大小小的城邦也归于一统,一个伟大的帝国已经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它就是罗马。
因此,尽管出生于爱琴文明腹地的贝尔加马,盖伦的国籍恐怕仍然要写罗马。而在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后,社会意识和医学本身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体现在盖伦虽然是富家子弟,却依然被父母允许学医,这在前希波克拉底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彼时的贝尔加马是地中海的重要贸易港口和文化中心,医学教育也非常兴旺。盖伦从16岁就进入医神庙开始学习,20岁时开始出门云游,像他的前辈们那样在帝国各地行医。8年之后,已经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的盖伦回到了贝尔加马,担任了当地医疗岗位中最受人尊敬的角斗医生,专门治疗那些与猛兽搏斗的角斗士。
众所周知,古罗马人喜欢看角斗这种血腥而残忍的节目,这种让人与动物或者人与人之间搏杀的游戏在今人眼中实在是毫无人性的。但在当时,这项活动不仅是国民运动,更对医学尤其是解剖学和外科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让盖伦彻底声名鹊起。
在治疗角斗士的过程中,盖伦进行了大量在当时看来非常复杂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外科手术,并对人体的解剖结构作了细致的探索。尽管他所记录的很多解剖学资料都被后人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那个对人体内部构造几乎一无所知的年代,盖伦的贡献还是堪称伟大的。
很快,贝尔加马人就发现这座城市已经容纳不了盖伦的能力和野心了。在角斗场服务了五年后,盖伦选择去了当时西方世界的中心——罗马,并且在那里度过了余生。这一点他和他的先辈希波克拉底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希波克拉底毕生没留下什么迎合权贵的记录,反倒是因为坚持己见得罪了整个城邦的权力阶层;而盖伦则在罗马的贵族圈中长袖善舞,并最终成为了罗马著名贤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的宫廷御医。
盖伦的积极上进也招致了同行的不满,因为无论在哪个年代、哪个国家,首都的土著势力都对外来的和尚都没有什么好感,罗马的医生们更不例外。他们尽可能地把所有能和盖伦沾边的脏水都泼到盖伦身上,甚至将当时频发的瘟疫都冠以“盖伦瘟疫”的名号,逼得盖伦有段时间不得不重回老家暂避,在奥勒留的邀请下才重回罗马(悲剧的是,奥勒留自己就死在了瘟疫中,这使得“盖伦瘟疫”也被称为“安东尼瘟疫”)。
也许是因为赏识盖伦的人的力量比排挤他的要大(奥勒留死后,其继任者康茂德和塞维鲁继续将其留在身边作为御医),也许是因为盖伦自己的交际能力要强过希波克拉底,总之就是盖伦留在了罗马城,并且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这使得他的思想和流传下来的事迹比希波克拉底要更加详实,其贡献也更为具体。
盖伦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继承和发展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并就此发展出了他的人格特质理论。他根据体内占主导地位的体液将人格分为四种:多血质(血液)、黏液质(黏液)、胆汁质(黄胆汁)和抑郁质(黑胆汁)。
多血质的人性格积极活跃,创造性强,与人友善,但是耐心可能有所欠缺,他们是团队中最积极开拓的人,代表人物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黏液质的人性格安静、内敛、独立,他们经常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也许是团队里的“老实人”,但是在极端情况下也许会有石破天惊之举,代表人物是《水浒传》里的林冲;
胆汁质的人的激情可能比多血质更为强烈,他们性格不稳定,容易冲动,往往给人一种莽夫的感觉,代表人物是《三国演义》里的张飞;
抑郁质的人性格平静、沉着,总有一种处变不惊的感觉,但是他们的心境也常常是低沉阴郁的,让刚认识的人觉得不容易相处,代表人物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之前在讲希波克拉底的时候说过,四体液说早已被证明是没有明确生理学基础的。但是,气质学说却被心理学完整地继承了下来,并经由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后予以证实。这使得盖伦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一位古罗马时代的心理学家(虽然当时可能还并没有心理学这个概念)。
相比于他为心理学作出的贡献,盖伦为现代医学所留下的遗产就要少得多了。由于身处帝国心脏,又是皇帝的御医,这使得他不得不遵守当时罗马帝国不允许解剖人体的规定,只能去解剖猕猴、狗甚至是鱼和爬行动物。他将解剖猴子的结果完全类比到人体,从而绘制出了很多在当时看来很先进,却被后来的解剖学家逐一推翻的解剖图谱。在文艺复兴时期,突破盖伦的成果甚至被看成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当然,每个人都会受到其所处的时代的局限。尽管盖伦的许多观点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他仍然是当时乃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最伟大的医学家。他的著作被传抄、复制和翻译,帮助后来的罗马人以及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度过了医学的黑夜,甚至还推动了几百年后阿拉伯文明的医学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将他和希波克拉底比肩,甚至称其为西方医学的“亚圣”,是并不过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sy/1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