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乐bull阅读行走看世界数学绘
小小的一本书,十几页图画,两三行文字,却充满了生活与美好,数学符号与语言。打开它,脑袋里多了几个问号,然后嘴角上扬,似乎发现了新的秘密,这就是数学绘本阅读带来的乐趣。
让谁先吃好呢?
大家好,我是肉肉老师,欢迎来到奇妙的数学世界!
你们知道吗?数学绘本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排序和比较呢,下面一起来听听老师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数学绘本吧!
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想让自己先吃到桃子,为了吃到桃子,他们都要显示自己的优势来和他人比赢了的人才可以第一个吃让我们猜一猜是谁先吃到了桃子呢?
/01绘本欣赏森林里,有一个好大好大的桃子啊!红红的,香喷喷的大桃子,看着就忍不住流口水,让谁先吃好呢?大个子长颈鹿、贪吃鬼鳄鱼、胖子犀牛、淘气包小猴子、爱装蒜的小兔子还有扭来扭曲的毛毛虫大家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按照个子,按照个子吃怎么样啊,谁长得高谁先吃。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高了!
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也算上,小兔子你踮起脚来也不行。长颈鹿最高,犀牛第二,鳄鱼第三,小猴子第四,小兔子第五,毛毛虫最矮。
“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的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应该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重谁就先吃。”犀牛一边使劲的跺着脚,一边说道,“那体重得怎么称呢?”
“当然是要做一个跷跷板来称体重了,咱们轮流做到跷跷板的一边,然后在另一边放上石头就行了。”
小动物们争先恐后的忙着,称自己的体重,到底体重最重的会是谁呢?
小猴子——4个石头,长颈鹿——18个石头,鳄鱼——12个石头,小兔子——3个石头,毛毛虫一个石头也压不住,犀牛,犀牛最多了,他的跷跷板平起来的时候是需要39个石头!
“看啊,最重的是我吧!所以这个桃子,应该我先吃!”犀牛朝着大桃子的方向,哐哐哐的走了过去。
“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
啊?嘴巴大?于是动物们又开始比谁的嘴巴最大,“我的嘴巴大”“我的嘴巴最大”······
“看见没,看见没,鳄鱼的嘴巴最大,当然得我先吃了!”鳄鱼用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开了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又红又大的桃子了。
“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起耳朵跑了过来,“我觉得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最长谁先吃。”
那就比一比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
比了比,小兔子说“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
“这样也不对。得按尾巴长短的顺序吃桃子,尾巴长的先吃。”
猴子甩着自己的长尾巴说道,“当然最长的尾巴是我的,那谁的尾巴第二长呢?”
这个时候鳄鱼站出来了:“可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尾巴要从哪里开始算呢?”
这个时候,一点也不起眼的毛毛虫大喊了一声,“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大的开始呢?”“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我是第一,要论谁的体重最轻我也是第一,要论嘴巴最小的动物我还是第一,要说耳朵最短的我又是第一。还有要是问谁的尾巴最短,第一名还是我。从小的顺序开始,第一名都是我,毛毛虫!所以,这个桃子就应该我先吃!”/02趣味数学知识这是一本趣味性很强的数学绘本,十分适合小、中班小朋友分类和排序的辅助学习。故事中小动物们为了能先吃到鲜美诱人的桃子,都想显示自己的优势来和他人比较,想出各种比较的方法。长颈鹿说谁的个子高,谁先吃。画面中很清晰地表现出五种小动物从高到低的排列方式。
大犀牛说要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重,谁先吃。画面中跷跷板的天平,生动的为我们展示了每一个动物的重量。小朋友们可以通过点数、比较,直观地感受到重量的不同。
细心又善良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无论是按从高到矮、从长到短的顺序,还是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小巧可爱的毛毛虫都是最后一个,这可怎么办呢?
但当一点也不起眼的毛毛虫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们发现,把从高到矮、从重到轻的排序换成从矮到高、从轻到重的排序,可爱的毛毛虫就都是第一名了!
阅读绘本的时候,可以假设小朋友是毛毛虫,帮其调动已有的排序经验,并引导逆向思维,找出让“自己”先吃到桃子的长处。以此发展小朋友感知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帮助其逐步进行抽象水平的思考,对于建立抽象层次的数学思维大有益处。
这个绘本在和孩子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故事情景自然无痕地渗透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地融入称重游戏和比较符号的实际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此类方法,将家里的鞋子、书本、勺子、袜子等物品进行整理,让小朋友根据事物丰富的属性来整理,也可以尝试从多种角度重新进行分类、整理、排序。
读完绘本后你可以向孩子提这样的问题:
1、绘本里的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比较的呢?
2、如果你是小动物们,你又会用什么方法比较?
3、生活中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乏味的“排序”遇上幽默生动的绘本故事,这场完美的碰撞将绘本与数学知识巧妙结合,游戏一样的阅读体验,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帮小朋友掌握了比较与排序的方法,还提升了小朋友的观察力和逻辑能力,这就是数学绘本的魅力。
赶快点击下方↓来留言吧!
数学启蒙,
从观察生活开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wb/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