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小猴子捞鱼的故事吗含音频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611/6320392.html

如题。你听过《小猴子捞鱼》的故事吗?

很多朋友都知道经典童话《猴子捞月亮》,但《小猴子捞鱼》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捞月亮的续集?其实,这是小面包爸爸即兴创作的一个小故事。

照片中是今天傍晚去儿童乐园中场休息时,面包父子二人席地垫而坐,小面包一边喝着酸奶,一边抬头认真地听爸爸讲《小猴子捞鱼》的故事。

话说这几天,小面包总念叨“讲个小猴子捞鱼的故事吧”,但是我们并没有给他讲过《猴子捞月亮》之类的故事,而且猴子和香蕉、桃子更配啊,小面包平时自己也会说“小猴几吃桃几”。总之,我和面包哥想破脑袋都没想出什么线索。

终于,在前天晚上,小面包和爸爸一起玩时强烈要求听《小猴子捞鱼》的故事。面包哥一时懵门了~他跟我说:“猴子也不吃鱼啊,怎么办?”这么好的锻炼爸爸的机会怎能错过!?于是我轻描淡写地回复他:“编一个呗,把猴子和鱼联系上,比如小猴子和小猫是好朋友,小猫病了,所以猴子要帮小猫捞鱼,主题是团结友爱,吧啦吧啦吧啦!内容自己编去,我要敷面膜去了(这种时候就得找借口闪人)……”于是我闪身进了洗手间,侧耳偷听外面的动静。

面包哥这个人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挑战的,只听他对已经急得赖及的小面包说:“来,儿子,爸爸给你讲《小猴子捞鱼》的故事!”小面包马上安静下来,面包哥也开始按照我的建议编起故事。因为是即兴创作,不太流畅,但是他运用了拟声词,注意了抑扬顿挫,所以整体还不错。于是我赶紧出来捧场,把面包哥第二遍讲的音频录了下来。虽然面包哥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是很满意,但是我很满意。而且我鼓励他:“讲故事不是自嗨,关键看听众的反馈,你看儿子多高兴,你成功啦!”

音频中哗啦哗啦的声音是小面包手里的铃铛球发出的,因为是偷偷录的,所以音质一般,请见谅

就在我准备敲这篇文章时,小面包又屁后追着爸爸要听《小猴子捞鱼》,看得出面包哥也因为被孩子需要而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我也想借此跟大家聊聊怎么给孩子创作故事的一些心得。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你讲故事孩子不爱听?试试这些方法吧》,大家可以点击题目回顾。文中举例分享了很多我给小面包讲故事用到的技巧。其中特别推荐了给孩子编故事这种方式。

很多家长朋友觉得这个方法很难,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简单归纳了一下,如果孩子对某个话题感兴趣,或者我们想通过故事传递给孩子一些信息,但是又没有现成的故事或绘本,那么只需要做到以下几步:

1、真诚(敲黑板,划重点!)

很多人,尤其是爸爸,会把陪孩子当成一项任务完成,而且是那种没有绩效考核,可以随便敷衍的任务。而孩子的神奇之处在于,他能感受到谁是在真心地陪伴他,爱他。所以不管是给孩子讲故事,还是其他亲子活动,放下手机和一切杂念,全心全意地投入是基础。另外一定不要怕被孩子拒绝,如果孩子拒绝,很可能是因为你平时尝试接近他的次数太少了。

2、确定主题和故事线索

主题和线索是故事的骨架,确定了这个才能用语言去丰满血肉。对于小面包这么大的孩子,主题不需要多深刻,否则就是自己增加难度。比如在《小猴子捞鱼》这个故事中,就是以友谊为主题,以小猫生病,小猴子帮它捞鱼为线索展开。

如果觉得完全从零创作难度大,那么也可以参考现成的,自己比较熟悉的故事进行改变。比如《猴子捞鱼》故事中的照顾生病的朋友这个桥段就很老套,但是又很契合朋友间团结互助的主题。

3、语言生动,多用拟声词和肢体语言

我自认为是情商基本够用的人,所以平时我会注意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这个套路在给孩子编讲故事时同样适用。

简单说就是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讲给他听,不要觉得自己很幼稚,没有共情就没有感情。尤其是动物和一些事物的声音,尽量去模仿出来。通常情况下,孩子都会比较喜欢故事中有大量拟声词。比如我最近分享的《绘本故事《鸭子骑车记》(含音频)》就得到很多家长反馈说孩子喜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用有声书给里面的小动物都配了音。

如果结合故事情节再适当的配合些肢体动作就更好了,比如抱着孩子学小鸟飞起来,学鸭子走路摇摇摆摆。你会发现,有了这些技巧,即便内容很简单的故事也顿时变得有趣起来。对于小龄宝宝来说,单纯靠文字和情节吸引他们有限的专注力是比较难的,所以有时需要靠套路制造点气氛。

4、篇幅简短,易于复述

上面提到了小孩子的专注力比较有限,所以我们自己编的故事一定要简短,2、3分钟即可。这样既便于孩子理解记忆,也利于我们和其他家人进行复述。比如《小猴子捞鱼》这个故事,听面包哥讲过两遍我就可以复述下来了。

如果确实内容讲不完,可以像很多系列绘本一样,拆成不同的故事。自己给孩子编一套系列故事,听起来就好酷啊!如果哪位亲真的这样实践了,欢迎来投稿哦!

5、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如果我们编讲的故事得到了小听众的认可,那么强烈建议能够用文字或者音频记录下来。一方面是留个备份,同时这也是记录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如此简单又有仪式感的事真的有必要做一下!

套路分析完了,又有很关键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队友不给力肿么办!?外人觉得我家面包哥能够配合育儿工作难能可贵,但事实上,生娃都是二人合作的结果,养儿同样需要配合啊!说严肃点,这也是法律赋予为人父母的义务。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主客观因素让孩子成了妈妈自己的孩子。

仔细想想,我们所有人都是没经过培训和考证就上岗的父母,虽然母性是本能,但是妈妈并不是天生就能搞定孩子的吃喝拉撒所有事。所以面对漫漫育儿路,夫妻一起努力一定可以更好地解决我们不曾遇到的各种问题。

抛开爸爸们各种工作忙、没耐心、我不会、孩子不找我……等种种借口(请注意,这些真的都是不想解决问题的借口

_

)妈妈们也要适当反省下自己的问题。有时真的不是队友知难而退,而是我们习惯了大包大揽,或者说我们总是对爸爸不放心。我其实以前也是如此,我总是嫌弃面包哥笨手笨脚(虽然现在遇到有些事我也会在心里默默翻白眼),我也总是担心他搞不定孩子的事。但是后来我意识到自己要主动改变和调整心态。根据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不要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试想如果我们每天蓬头垢面,只围着孩子和厨房转悠,估计不光是我们懒得看自己,估计队友也是如此。而且有时爸爸们闹情绪的表达很奇怪,他们并不直接表达对妈妈的不满,而是转移到孩子身上,比如不愿意带孩子,甚至对孩子发脾气!

其次就是把对婚姻的信任放大到对爸爸带孩子这件事的信任上。我慢慢意识到在交给面包哥的家庭和育儿事务中,我有时不满其实是因为他没有达到我的标准,比如给孩子穿纸尿裤正反傻傻分不清,干活磨蹭,洗碗费水,洗衣服时卫生间秒变水帘洞……但是最终没有我的插手他也解决了问题。而且事件的核心是他用行动帮我分担了辛苦,至于技巧和效率完全是熟能生巧的事,我如果为了这些边角料的事不满意,各种挑剔,那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信任是赢得队友支持的保障。

然后就是放手,给队友实践和锻炼的机会,甚至要创造机会。比如小面包跟我提要求时,我经常会说:“去找爸爸,爸爸一定能帮你解决。”然后小面包就会美颠颠地去找爸爸。再比如在编《小猴子捞鱼》故事时,我借口敷面膜把这件事交给爸爸,这些都属于给队友创造机会锻炼。

最后,也是我们常忽略的一点:及时鼓励。虽然有时候队友做得实在不咋地,但是有行动总比拒绝和逃避强,我们要善于从平凡无奇的小事中发现美好,甚至要在他做的并不完美的事情中发掘出亮点。然后及时给予对方表扬和鼓励,让队友知道我们对他的认可。

如果我们对待家人能拿出对待孩子的耐心,细心和同理心,善于肯定和赞美,家庭关系一定会更融洽。

好啦,扯远了,今天就叨叨这么多吧。周末我有事要外出两天,这相当于又给面包哥创造了锻炼的机会,简直是3.0加强版奶爸特训,在此预祝他好运!哇哈哈哈……(我保证自己不是在坏笑ing,嘿嘿)!等回头再跟大家汇报面包哥是如何度过史上首个当爹又当妈的奇妙周末。也希望大家能在文末点赞给面包哥一点鼓励呦!谢谢大家!

苹果用户打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wb/9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