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华沙条约组织及其加盟国的简史
华沙条约组织标志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正式名称为“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曾经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对抗西方阵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军事同盟。
《华沙条约》由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起草,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华约组织并没有获得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但大体上属于东方阵营的代名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在亚洲方面,蒙古是华约组织唯一一个观察员国。
年,阿尔巴尼亚因为与苏联的关系恶化而退出华约。年,两德统一,东德退出华约,此后华约便逐渐陷入瘫痪状态,直到年华约组织才宣告解散,目前大部分原华约成员国在冷战结束后都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苏联的国旗与国徽
苏联是华约的组织者及实际领导者,历任华约武装部队总司令均为苏联元帅。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华约武装力量在苏联的领导下大规模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除此之外,苏联对波兰、匈牙利、东德社运的武装干涉同样招致欧洲的普遍抗议。
年代中苏交恶后,华约对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采取了与北约相同的敌对措施,并威胁进行核攻击,直到年中国氢弹实验成功后,局势才相对缓和。
立陶宛的国旗与国徽
爱沙尼亚的国旗与国徽
拉脱维亚的国旗与国徽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于年代脱离苏联后一直执行亲西方路线,不仅拒绝加入由前苏联加盟国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而且均在年3月29日加入北约,成为北约遏制俄罗斯的重要前线。
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旗与国徽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原是奥匈帝国一部分的捷克成为独立国家。素来与捷克关系较为密切的斯洛伐克于年10月28日合并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年9月,捷克斯洛伐克在慕尼黑会议中被英法出卖,次年纳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并建立斯洛伐克傀儡政权,捷克则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二战结束后,在苏联的支持下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
年1月,杜布切克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后宣布实行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改革,称为“布拉格之春”运动。同年8月20日,苏联以华约名义联合波兰、匈牙利和东德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使改革在军事镇压下失败,苏军以“暂时驻留”为名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至冷战结束。
捷克的国旗与国徽
在“布拉格之春”后,对捷克斯洛伐克当局不满的知识分子以地下方式进行活动。随着年代末整个东欧集团政局的日益动荡,年12月28日,在“布拉格之春”中失势的前领导人杜布切克当选为联邦议会议长。12月29日,根据多党选举的结果,“公民论坛”获得胜利,瓦茨拉夫·哈维尔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完成政权的和平转移。
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将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并修改国徽,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也取消了其国名中“社会主义”字样。
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政局继续动荡,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民族矛盾进一步发展,斯洛伐克要求独立的倾向日益明显。年6月,捷克和斯洛伐克政府就联邦国家解体达成协议。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斯洛伐克的国旗与国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洛伐克和捷克一起组成捷克斯洛伐克,但由于经济和政治上的纠纷,年代起,一些斯洛伐克的精英要求从捷克斯洛伐克中分离出去,最终导致了年亲德傀儡政权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成立。
年9月1日,斯洛伐克随德国入侵波兰,年正式加入轴心国。年,斯洛伐克派遣远征军加入苏德战争。年4月4日,苏联占领了斯洛伐克,将其交由捷克控制,实行社会主义政策。
年,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令斯洛伐克的分离倾向日益明显。年1月1日,通过全民公投的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其后,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于年3月12日和年3月29日加入北约。
匈牙利的国旗与国徽
18世纪末期,染指欧洲腹地的奥斯曼帝国被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打败,曾被奥斯曼帝国肢解的匈牙利并入奥地利。年,奥地利和匈牙利重组成奥匈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得以独立。年,作为战败国的匈牙利与协约国签署《特里阿农条约》,丧失了72%的领土和64%的人口。
年,匈牙利在纳粹德国的帮助下获得斯洛伐克部分领土和罗马尼亚的北特兰西瓦尼亚。年,匈牙利霍尔蒂政府加入轴心国,成为德国盟友,在4月南斯拉夫战役中分得了大片领土,6月匈牙利跟德国对苏联宣战,并参与苏德战争各场战役,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匈牙利军队损失惨重。
年,苏联反攻德国,其间匈牙利发生政变,霍尔蒂政府倒台。到了年初,德国在欧洲的盟友只剩下匈牙利,因此德军迅速占领布达佩斯控制政府,但苏联在布达佩斯战役打败德匈联军,完全占领匈牙利。年8月20日,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成立。
匈牙利革命时的“国旗”
年,匈牙利仿效苏联启动五年计划,目的是使工业产量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增长,但由于种种原因五年计划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还破坏匈牙利现存的产业结构,人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下降,管理不善还引起长期的食品短缺,面包、糖、面粉、肉类不得不定量供应,民众的不满与日俱增。
匈牙利革命始于年10月23日的学生抗议事件,随后民众的怨气开始扩散,数千人向首都布达佩斯议会大厦游行。同时,一些学生进入广播电台,要求电台播放其诉求时遭到逮捕。电台外的民众于是要求释放学生,却遭到楼内国家保安局人员开火袭击,造成多人死伤,此次事件成为了革命的导火索。
革命全面展开后,人们将匈牙利国旗中带苏联色彩的标志剪下,在旗帜上留下了明显的圆洞,引起其他人纷纷效仿。期间数万匈牙利民众武装起来与苏军交火,前总理纳吉·伊姆雷成立了新政府,宣布退出《华沙条约》,预备举办自由选举。
匈牙利的国旗(-)
年11月4日,苏军入侵布达佩斯和匈牙利其他地区,至10日将革命全面镇压。在整场武装冲突中,约有名匈牙利人和名苏军士兵死亡。通过此次行动,虽然苏联维持了对东欧集团的控制,却导致西方许多社会主义者与苏联疏远。
年6月,纳吉因叛国罪被处死,此后劳动人民党重组成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社工党),在匈牙利继续执政。
匈牙利的国旗与国徽(年以后)
年10月23日,恰逢匈牙利革命33周年,社工党决定实行多党制并重新评估纳吉和匈牙利十月事件。同时社工党改名为匈牙利社会党,国名改为匈牙利共和国,并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年,匈牙利举行大选,社会党在选举中落败,失去执政党地位。年,社会党再次赢得大选,重新执政。年3月12日,匈牙利加入北约。
波兰的国旗与国徽
波兰自10世纪建国以来,其历史漫长而曲折,经历过多次亡国和复国,国土范围在中欧和东欧之间不断变迁。在14至18世纪,波兰通过不断扩张而发展成为赫赫有名的欧陆大国——波兰-立陶宛联邦,但之后盛极转衰,被奥地利、俄罗斯、普鲁士瓜分,经历了一百多年的亡国时期。
一战结束后,波兰复国,并在华沙战役中击败苏联,但在二战时又被纳粹德国和苏联瓜分,二战结束后全境被苏联控制。年12月,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合并,成立了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把大型和中型工业、交通运输、银行收归国有,并实行土地改革,动员人民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年至年),使国家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年,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年至年,波兰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六年计划,由于对重工业的投资过多,而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年6月28日,波兹南策杰尔斯基工厂约10万名工人聚集起来,希望当局能提高待遇和减轻税赋,之后演变成暴力冲突,继而遭到当局的武力镇压,史称“波兹南事件”。
镇压行动由波兰裔苏联将军、时任波兰国防部部长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指挥。在整场冲突中超过一千人受伤、74人死亡,该事件反映出波兰人对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不满情绪。之后当局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安抚民心,但往后波兰仍多次出现工人罢工事件。
波兰的国旗与国徽(年以后)
由于波兰长年大量举借外债和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决策失误,导致年发生遍及全国、持续时间达两个多月的大规模工人罢工。年11月,以瓦文萨为首的团结工会成立,这是东欧国家第一个独立的工会。
年底至年7月,全国实行战时状态,当局取缔团结工会。年5月再度爆发大规模工潮,年2月,当局和团结工会举行圆桌会议,达成了团结工会合法化、改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等重要协议。
年6月举行议会大选,团结工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获得35%和99%的席位。年12月29日,议会通过变更国名、国徽的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并更改国徽。同年底,瓦文萨成为首位民选的波兰总统。年,波兰加入北约。
民主德国的国旗与国徽
纳粹德国投降后,德国领土及柏林由同盟国中的四强美、英、法、苏分区占领。年5月23日,法国、英国及美国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
苏联通过华约组织在政治和军事上对东德进行控制,政治权力由德国统一社会党高官行使。东德的经济体系为计划经济,国家对日用消费品采取补贴措施以降低物价,然而国民经济无法满足居民对部分食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因此不得不从西方进口,同时增加了国家的债务。
年6月16日,东柏林建筑工人因国营公司领导提高工作定额但不加薪的行为而举行罢工,次日罢工演变成遍及东德各大城镇的抗议活动。起初是东德警察进行镇压,后来苏联驻德国集团军出动坦克上街驱散人群,史称“六一七事件”。
东德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年代有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两德边境外,年东德政府更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成为冷战的象征之一。
联邦德国的国旗与国徽
年夏,匈牙利放弃铁幕并开放边界,数千名东德国民经匈牙利进入西德,此举对东德造成冲击,大型抗议活动获得更多支持,加速了改革的进程。
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随后几天里,大量东德人通过柏林墙进入了西德境内。12月1日,东德议会废除宪法赋予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领导地位。尽管许多东德人想在东德领土上建立一个非社会主义的国家,但这种想法很快被两德统一的声浪所淹没。
年9月12日,美、英、法、苏四个占领国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放弃其在投降书中获得的权力,德国重获完整主权。
年10月2日,东德政府机关停止工作,西德接收了东德的驻外使领馆,10月3日,两德统一庆典在柏林举行,两德正式宣布统一。原属东德的五个州——勃兰登堡、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和图林根正式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德遂亡。
保加利亚的国旗与国徽
6世纪,大量斯拉夫人迁至色雷斯地区,与讲突厥语的保加尔人融合,产生了保加利亚人。年,保加利亚人击败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并与之立约,获得拜占廷的多瑙河以南、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建立保加利亚第一帝国。
在年的科索沃战役和年的尼科堡战役后,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灭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19世纪后期,保加利亚通过俄土战争获得了自治地位。年,保加利亚推选出自己的国王,实现了国家统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和德奥联军一起占领了塞尔维亚,后来又进军罗马尼亚。在德军基本撤出巴尔干防线的情况下,保军成了主力,并且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稳定了这条战线,直到年的总崩溃。
战败的保加利亚失去了在爱琴海的海岸线,军队也被解散,国家在遭受战争赔款重压下开始动荡。年3月1日,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在南斯拉夫战役中,保军担任德军的侧翼掩护任务,并在战后分得了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大部分领土;在希腊战役中,保加利亚占领了希腊的西色雷斯。
年9月8日,保加利亚向盟军投降,并接受苏军指挥,参加了对德战争。二战结束后,保加利亚被划入苏联的势力圈。年,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保加利亚的国旗与国徽(年以后)
受年东欧剧变的影响,年保加利亚决定实行多党制,11月大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华约组织解散后,保加利亚于年3月29日加入北约。
罗马尼亚的国旗与国徽
年,瓦拉几亚公国与摩尔达维亚公国合并为罗马尼亚联合公国,附属于奥斯曼帝国。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布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并在年改称罗马尼亚王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匈帝国瓦解,使得罗马尼亚的领土进一步扩张到布科维纳与比萨拉比亚等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于年参加苏德战争,收复年被苏联拿走的领土并于敖德萨围城战打败苏军并占领该市,但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罗马尼亚军伤亡惨重。
年,苏军攻入罗马尼亚,并占领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转而加入同盟国阵营。年3月6日,罗马尼亚在苏联的影响之下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年,罗马尼亚通过新宪法,将国名更改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当选为领导人。
冷战时期,得益于罗马尼亚的产油国地位,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与华约集团保持一定距离的自主外交,而无需过分依赖苏联来获得资源和外汇。与此同时,罗马尼亚的“自主”也为齐奥塞斯库的个人独裁统治创造了条件。
罗马尼亚的国旗与国徽(年以后)
进入年代,罗马尼亚和其他东欧国家一样,经济陷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低迷,全国的贫困率、营养不良率及婴儿死亡率均为欧洲最高。政府为还清债务而推行的财政紧缩政策更是令国内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在此情况下,罗马尼亚国内反齐奥塞斯库的动向日益高涨。
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爆发革命,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结束了其长达24年的独裁统治,齐奥塞斯库与妻子于年12月25日被枪决。随后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国家一切权力,将国名改为罗马尼亚共和国并推行民主化政策。年3月29日,罗马尼亚加入北约。
阿尔巴尼亚的国旗与国徽
阿尔巴尼亚曾是希腊殖民地,在公元前年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一部分。4世纪末先后被东罗马帝国和斯拉夫人占领。年起受奥斯曼帝国统治近年。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阿尔巴尼亚在奥匈帝国的扶植下于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其目的是阻止塞尔维亚取得进出亚德里亚海的出海口。二战期间,阿尔巴尼亚被意大利占领。年意大利投降后,改为纳粹德国占领。恩维尔·霍查领导的抵抗运动成为阿尔巴尼亚主要打击轴心国的力量。年底,阿尔巴尼亚全国获得解放。
年1月10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年12月28日,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在霍查执政期间,由于他认为南斯拉夫、苏联、中国正在走修正主义道路,故分别在年代和年代初陆续断绝与这三个国家的来往。加上当时的阿尔巴尼亚政府一直进行封闭所有国境行动,因而导致这段时期的阿尔巴尼亚一度陷入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局面。
阿尔巴尼亚的国旗与国徽(年以后)
年,阿尔巴尼亚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拉米兹·阿利雅的政府开始推行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对自由经济、反对派、宗教、媒体的严厉管制逐渐放宽,开放曾封闭已久的国境和旅游业,与苏联和美国的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并先后于年7月和年3月15日与苏联和美国复交。
年,阿尔巴尼亚实行多党制,同年4月26日,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是华约集团中最后一个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年4月,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标志着东欧的原华约成员国全部转为西方阵营。
陶晴贤写文不易,红包鼓励,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ws/8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