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考古新发现墓葬出土器物两千余件

4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年4月至今,考古人员对乌东德水电站(四川)的8个文物点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发掘石棺葬总数达座,为西南地区发现石棺葬数量最多的单个考古项目。图为图为猴子洞遗址墓葬组合。

本次考古工作发掘的文物点共8个,分别为猴子洞遗址、河头地遗址、河东田遗址、李家坪遗址、大劈山墓地、河漂遗址、三台地遗址、下坝子遗址,发掘面积平方米。图为猴子洞遗址器物。

在这8个文物点共发现墓葬、灰坑、水沟、房址、窑址、灶等遗迹种类共计个,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铜器、铁器、骨器、贝器等各类文物共计件,标本数万件。图为猴子洞遗址器物。

猴子洞遗址石斧组合。

猴子洞遗址M73合葬。

河头地遗址陶罐。

河东田遗址M1陶壶。

河头地遗址骨簪。

猴子洞遗址全景。钟欣摄

年4月27日消息,随着四川省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乌东德水电站四川区域考古发掘项目的不断展开,近日,在金沙江下游又有考古新发现。4月26日下午,考古专家一行来到会理城河西岸一个叫猴子洞的遗址。此处遗址大致呈C字形分布,中间被一个采砂大坑破坏,因而划分成为南北两区。该遗址是受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影响的一处重要早期遗址,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包含生活区和石棺葬墓地,墓地主要分布于生活区的边缘地带。目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该遗址面积达余平方米。

经发掘,猴子洞遗址共揭露石棺葬座,灰坑78座,灰沟6条,房址19座,灶4座;出土陶器、石器、骨角牙蚌器等各类器物余件,包括生产生活用具、装饰品、武器等,并采集到较完整人骨数十架。遗址初步判断年代可早至距今-年。图为墓葬出土的两个带纹饰黑皮红色彩绘陶。

城河是金沙江的支流,河水清澈见底。通过一座临时搭建的小桥,往山坡上攀爬数百米,便来到了大劈山墓地。该墓地的石棺葬非常集中且规模巨大,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极为罕见。通过此次对大劈山墓地的发掘,将为石棺葬起源、发展和融合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资料。图为大劈山墓地考古发掘现场。文字来源:华西都市报刘陈平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hb/12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