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游戏之十一抽猴儿闻是艺术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儿时游戏之十一——抽猴儿祁河每日清晨或傍晚,当路过街心花园、城墙拐角下的小广场,远远地就能听见,那抽打陀螺发出的叭叭啪啪的响鞭声。每每总忍不住去眊上两眼,往日抽猴儿的场景仿佛又浮现于心头。那是50年前的事了,不知怎的突然就迷上了打陀螺。很长时间院子的娃们和同学都管它叫猴儿或毛猴,抽猴儿就是打陀螺。西安话即关中方言里,猴儿有小或者好动的寓意。比如把小男孩叫蕞(音碎)猴子,形容孩子活泼好动,说这娃猴滴很。陀螺小而能够在鞭子的抽打下飞快地转动,将其称做猴儿是最合适不过了。为啥又叫毛猴就弄不清楚了,可能这玩意是木头做成、颜色发白,或抽打它的鞭子起毛?反正大娃们都这样叫,算是约定俗成吧。猴儿与弹弓、弹球是那时男孩们必有的宝贝,就像小女生一样,书包和口袋里总装有抓子皮筋与毽子,一有空闲就能顺手掏出来玩上一会儿。当然猴儿,一般也要自己来动手制作。找来硬些结实的木头或树股子截断,用斧头、菜刀及铅笔刀,将底部连砍带削成上圆下尖的圆锥形,倒过来看像似一口钟。由于材质和工具的缺陷,自己做出的猴儿,确实无法与人家售卖的那种机器鏇出的大和圆,相比之下只能叫毛猴了。为了使陀螺转得更快,找来锉刀和砂纸一方面将其打磨得更圆溜光滑,另外还要想方设法寻来钢蛋(轴承滚珠)镶嵌于底部。一时找不来也会用钉子或图钉代替,效果也差不到哪儿去。为了使抽打起来好看,小朋友还在猴儿面上用蜡笔涂上色彩。有了猴儿还要有抽打的鞭子,用根小木棍拴上麻或线绳,有的用捥成疙瘩的布绺绺,经过试验用三角带拆下来的橡胶绳更结实耐用,发出的动静更清脆和响亮。打猴儿时先找块平整较硬的地面,最好是水泥地。将鞭绳顺时针紧紧缠绕在猴儿身上,一手握鞭一手将其轻放于地面,然后同时猛地抽开鞭子与松手,猴儿就开始揺摇摆摆地旋转起来。耍得好的高手和高级的陀螺,一般双手或单手一拧,猴儿也能欢快地转动起来。这时再不停地挥鞭去抽打猴儿,抽打得越猛转得越欢越稳。这时就可以进行比赛了。比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谁抽得准,看谁的猴儿转得稳与时间长;一种是双方可以互相进攻,即用鞭子赶到一起碰撞,看谁能把谁碰翻。打猴儿可以单独玩,最有意思的是大伙一块玩。可以数人共同打一个猴儿,一人一鞭子轮流着抽;也可以各自都拿一个猴儿,相互交替抽对方的猴儿。打猴儿比的是持久性,看谁鞭子抽得准、抽得响;看谁猴儿转得稳、转的时间长。小伙伴们聚集一起,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来个,你来我往追逐着猴儿边打边跑,喜笑颜开、热闹非凡。有时还会停留下来,交流削猴儿及缠绕鞭稍的心得。关于猴儿的来历,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山西夏县仰韶文化和常州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就分别发掘出陶制和木制的陀螺。而其最早出载于史籍的是在后魏时期,称之为独乐,至宋代称之为千千。此外,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宋代画家苏汉臣所画的《婴戏图》中,有两个小孩正在打着倒钟体陀螺玩耍的画面。直到明朝刘侗、于奕写的《帝京景物略》中记有一首民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才正式有了陀螺这个名词。由于抽猴儿能锻炼人的协调性和腕部力量,活动人体关节和肩腰部位,较好地改善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并能找回童年的乐趣。现在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喜爱,那街头广场和城墙边晨暮中传来的鞭声,多是热衷于健身的成年人所为。而且猴儿的花式亦由木制发展到塑胶、金属等材料制成,还有孩子们更加喜欢,能发出五颜六色激光的那种陀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sy/12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