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最后的耍猴人
我在昨天读过这本书后,就不停地向很多书友推荐,推荐的理由就是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真实”和“真诚”。小时候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耍猴人,他们会和猴子一起表演,默契的配合时常会引来众人围观。当时看着这群人拿鞭子训斥猴子,把猴子吓得不轻,而这些猴子也只能任他们摆布,内心十分可怜猴子,对耍猴人没有任何好感,每次看到有类似的表演都不忍心去看。偶尔会出现猴子逼急了,拿着刀对准耍猴人,围观的人心里自然多了一点紧张,真的以为这是猴子的报复。看过这本书以后,我对耍猴人的印象才得以改观。耍猴人并不会真的打猴子,毕竟,他们还要指着猴子谋生,怎么忍心下得了手,这只是他们与猴子之间的一种默认表演方式罢了。每次在外表演时,耍猴人会和猴子吃一样的饭,而且要等猴子先吃第一口,这是耍猴人对猴子表达的的感谢。如果不让猴子先吃,这戏猴子会往锅里扔沙子,让谁都吃不成。这些耍猴人与猴子之间有种特殊的感情,他们互相依靠,大多数时候以一种平等的关系相处。如果猴子生病或者死去,这些耍猴人会非常难受,仿佛失去了孩子一样,只能忍痛将猴子亲手埋葬。书中描写了耍猴人在外表演时遇到的辛酸与处境。这些耍猴人每年四处游走,经常要到很远的地方表演,他们为了省下火车票的钱,会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扒火车”,其中有一些人因此丧命,后来国家禁止扒火车之后,他们才不得已停止下来。作者身为一名记者,用相片记录耍猴人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与这些耍猴人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甚至一起扒过火车,在桥洞底下过夜。正如作者在序言所说:一个人永远走不出童年的影响。作者的摄影之路,也是在寻觅儿时记忆里的环境和人。我现在很少看到耍猴人的表演了。城市早已不允许他们在大街上出现,这会影响到城市面貌。更何况,现在的人谁还会为这些耍猴人停留呢,更不用说主动为他们的表演打赏。这本书记录了十几年前一群耍猴人的生活,因为曾经看过耍猴人的表演,所以觉得真实。同时,作者的语言让我觉得很真诚,他并没有过多煽情,只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了他所看到的一群人的生活。也许,唯有真实与真诚才能触动人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wb/1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