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也落井下石研究称发烧的猴子有2
近日,有一项研究,监测野生灵长类动物的发烧情况,并揭示该物种间感染的社会成本,结果发现,发烧的猴子有两倍的可能性,成为其社会群体成员攻击的受害者。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Trent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使用最先进的微型数据记录器,在六年的时间里对一群野生猴的核心体温进行了连续测量。他们在43只猴子中发现了次发烧,共计个发烧日。发烧期间的行为包括食欲不振和疲劳,但猴子并没有减少与社会群体的互动。
这种暂时的能力丧失,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发现,为他们提供了竞争机会。除了受到更多的攻击外,与没有发烧的猴子相比,发烧猴子受伤的可能性要大6倍。
在猴子发烧的天中,39%涉及攻击行为,8%导致了新的伤害。在所有针对发烧受害者的攻击中,80%是雄性,20%是雌性。
在比较受伤的相对风险和发烧的日子时,发现最大的受伤概率是在发烧的两天后。这些结果表明,当猴子已经确定发烧时,受伤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不是因为发烧本身而受伤。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猴子有许多积极因素——比如保护它们不受捕食者的侵害和提高生殖成功率,但这项研究首次在野生灵长类动物中证明了社会性的隐藏成本。
这些猴子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统治等级中,但研究看到生病的动物在生病时被自己的同伴当作目标,而且没有能力反击。因此,这可能会提高攻击者的社会地位,并进一步降低生病动物的生存前景。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传播,以及社会结构因感染而发生变化的方式。
题为Feversandthesocialcostsofacuteinfectioninwildvervetmonkeys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ws/1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