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姑娘自诩孙行者后裔,并拿猴毛灵石
引言
“金猴奋起千钧棒,王宇澄清万里埃。”无论润之同志、郭沫若,还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同胞,大家心里都有一只石猴的英雄梦。当电影《大圣归来》上映时,很多美国友人不理解为什么国人这么激动,他们不知道,美国的英雄有很多,而中国最受人欢迎的神话英雄就这一个。
01
人们内心中都是有英雄情结的,喜欢传颂英雄的故事,喜欢幻想自己成为英雄的场景。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为人们称颂的英雄,比如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单骑救主的赵云、杀胡扶汉的冉闵……但是现实中的人物往往都有种种缺点,让人觉得不完美。所以人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神话中的英雄,满足自己对英雄的完美幻想。
▲孙悟空剧照我国以神话为主题的小说并不少,其中以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最为出名,当中的主角孙悟空更是世人心中英雄的代名词。为了探寻这个英雄的出处,无数专家倾力研究、考证,但至今依旧没有能得到广泛认同的说法。但就在年,有一个叫孙妃妃的女子却自诩自己是孙悟空(亦作孙行者)的直系后裔,为了佐证自己的说法,甚至还拿出了两件“祖传的宝物”——猴毛和“灵石”要去复旦大学进行DNA验证,她的行为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孙妃妃照片02
我们知道,《西游记》的原型应该是唐代的《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述了玄奘法师独自西行传播佛教的故事。玄奘于贞观元年从长安出发,脚程合计达5万里,甚至已经涉足到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那里的博物馆至今还存留有玄奘法师传经的遗存。在这个故事里,玄奘法师是独自西行,并没有同伴随行,所以孙悟空的原型想必另有出处。
▲长安夜景(近照)在小说中孙悟空是灵石所化,天生地养,似乎吴承恩就已经暗示,这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存在,即是说孙悟空可能只是由他杜撰或者是本来就出自于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中。因为《西游记》原书中有很多新野地区方言,而在那里发掘出土的一些汉代壁画上记录了流传于当地的一种“猴戏”,如果说吴承恩是借用了猴戏的原型,设计出了孙悟空这一角色也不无可能。
▲吴承恩雕像还有一种推测,是说孙悟空的原型应该是外地前来大唐的。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独自上路的玄奘法师如果路上有随行的同伴,只可能是胡僧,而且胡僧也不是中原人,这与《西游记》中说孙悟空来自东胜神洲一样。胡僧谐音“猢狲”,也是对猴子的称谓。当然还有人认为孙悟空实际上起源于神话传说中的神猿“无支祁”。
▲“灵石”照片这只水怪在传说中是被大禹以金铃穿鼻、铁锁围颈的方式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这个结局既类似于如来佛祖用五指山镇压孙悟空,又类似于唐僧以紧箍圈来束缚孙悟空。那么前面提到的那位来自江苏的孙妃妃小姐声称自己是孙行者的后裔,而她用来正名的两件“祖传宝物”——“灵石”和一根猴毛究竟是真是假呢?孙妃妃坚持找到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李教授为她进行了DNA鉴定。
对于这种无稽之谈,李教授只是委婉地告诉她孙悟空是个神话人物,而她所谓的灵石也不过是个普通石头,猴毛也只是普通猴子身上的毛发,不要一味的妄想,还是要遵循生物科学。
▲《西游记》师徒四人剧照只要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正常人想必都不会相信这样的事情,可为什么孙妃妃小姐还是煞有介事的样子呢?对此网友则表示,就是为了炒作,就是想红,压根就是无稽之谈。这是一个流量时代,眼球经济中最重要的就是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孙妃妃的做法虽然显得幼稚可笑,但吃瓜群众们偏还就吃这一套,孙妃妃如愿的成为了网红。但为什么非要是孙悟空呢?之所以选择这种一眼就看出来不可能的“先祖”,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孙悟空确实是中国人心中的偶像。
▲孙悟空剧照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孙悟空就是一个愣头青,不服天庭管教,不服佛祖约束,这很符合他天生地养的特点。虽然整本《西游记》是佛道两教上演的“计中计”,取经一行人各自身份阵营归属难辨,但孙悟空仿佛是这个黑暗世界中唯一的光明,他不管佛祖和天庭怎么算计,也不理会师兄弟几个各自有什么算盘,只管一心一意完成自己的任务,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这样的英雄,怎能让人不喜爱?
结语
《西游记》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即使没有看出深层次的内容,即使只把这本小说当成简单的崇佛抑道的取经小说,同样不会影响人们对孙悟空的观感。拍摄成电视剧后,虽然导演没拍出《西游记》隐藏的内容,但相较小说而言更加浅显的剧情也让孙悟空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孙妃妃小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会与孙悟空“攀亲”。
参考资料: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iranshia.com/wmcws/11230.html